普通車床大修中,由于床身導軌和溜板下導軌面磨損或拉傷,一般都要進行磨削或修刮,溜板會下沉,溜板箱絲杠、光杠、操縱桿孔(以下簡稱三孔)也會隨之下沉,三孔將會與進給箱、托架上三孔不同心(見圖1),絲杠中心線下降△B,同時溜板箱齒輪軸與齒條嚙合間隙增大。
在修理中,溜板下導軌面和床身導軌面將按有關工藝要求進行磨削或修刮。如圖2所示,假設床身導軌與溜板下導軌三個結合面磨削、修刮、磨損總量分別為δ1、δ2、δ3,從棱形導軌頂點來看溜板的水平移動和垂直移動距離分別為a、b。如果在溜板下導軌三個接觸面分別粘接上δ1、δ2、δ3厚的薄帶,則可使溜板恢復到原來位置。在磨削或刮研溜板下導軌面時須注意,應以溜板箱的結合面A為基準,邊修邊檢查,保證溜板下導軌面與A面平行。
1.測量方法
棱形導軌頂點向左、向下移動量a、b是不便直接測量的,因此考慮間接測量。當車床精度完好時,進給箱絲杠連接套、開合螺母、托架絲杠孔是完全同心的,修理后進給箱、托架都是按原來的錐銷孔定位,中心線位置不變,因此可用絲杠連接套和托架絲杠孔中心線代表開合螺母中心線的原來位置,只要測出修理后溜板箱(須按原來的錐銷孔定位與溜板裝配)開合螺母中心線相對于進給箱絲杠連接套中心線、托架中心線的位移即可得a、b值。
參照圖1、圖2,測量工具為檢驗橋板、磁性座及百分表、三根芯軸(表測位置直徑一致)。芯軸1、3分別安裝在絲杠連接套與絲杠托架孔中。首先用表測量芯軸1、3同軸度,通過適當調整,重新鉸定位銷孔,使其差值<0. 1mm。如表測得芯軸1、3側母線平均值為a1,上母線平均值為b1;測得開合螺母處芯軸2的側母線值為a2,上母線值為b2;可計算出:a=a2-a1;b=b1-b2。粘接軟帶的厚度與a、b的關系,可從圖2△A1A2B和△AA1 C中得知:
δ1=A2B-A1C=b cosα-α sinα
δ2=BA1+CA=b sinα+α cosα
δ3=b
2.粘接
(1)粘接材料:F4軟帶;新型BD801粘接劑(雙組份);丙酮。
(2)粘接工藝。用砂紙將F4軟帶粘接面打毛;丙酮清洗溜板下導軌面和F4軟帶;將BD801粘接劑兩組份按調和,均勻地涂抹在溜板下導軌面和F4軟帶打毛面上,稍微晾2~3min即可進行粘合。將粘接后的溜板放在床身導軌上,上壓重物,保證溜板粘接面與床身導軌面吻合。室溫下2h即可固化。固化后按普通車床修理標準少量刮研即可達到要求。
3.問題處理
若計算的粘接厚度小于現有F4軟帶的厚度較多,可將粘合面先磨去或刨去相應厚度,使軟帶粘接后能達到要求;如果軟帶厚了,可對相關面進行修刮。